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信政
索 引 號 -01-2024-00005 成文日期 2023年12月28日
發文機關 信陽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24年01月10日
標  題 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信陽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信政〔2023〕26號 時  效 有效

信陽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信陽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信政〔2023〕2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開發區,市政府有關部門:

《信陽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信陽市人民政府        

20231228日   

 

信陽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發改社會〔20211946號)、《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規劃》(豫政〔202161號)等精神,構建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與信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結合《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工作安排,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兩個確保,對標十大戰略,深入推進“1335”工作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擴大服務供給和提升服務水平,健全統籌城鄉、公平可及、服務便利、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織密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二)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配置、社會參與,進一步發揮政府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服務權益等方面的主導引領作用,在準確把握公眾需求及基本公共服務公益性的基礎上,引導并培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體服務供給,形成政府、社會、個人協同發力、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發展新局面。

便民惠民,服務發展。堅持以人民群眾需要為導向,以更加方便群眾、更加貼近群眾為目標,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加大公共設施服務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努力增進民生福祉。深刻把握發展階段和特點,鼓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推動政策落地落實,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瞄準基本公共服務薄弱地區、薄弱領域、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偏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加快建立區域、城鄉合理、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創新引領,提質增效。堅持在基本公共服務中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重視創新和人才工作,發揮人才、科技和信息化的引領支撐作用,推動服務模式、品類、問效創新,深化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從重達標向重質效轉變,實現基本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公平共享,彈性包容。突出基本公共服務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堅定不移推進公平共享,傳遞好黨和政府愛民之情、惠民之政、利民之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充分考量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水平,切實增進更多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激勵人民群眾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中,以更高的幸福感共同享有兩個更好示范區、美好生活目的地的發展成果。

(三)總體目標

2025年,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邁上新臺階,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得到有效緩解,服務資源配置和供給體系逐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人民群眾需求相契合,普惠可及、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總體水平邁入中部地市前列,鄉村基本公共服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社會力量參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的積極性更高,服務內容日益豐富,補充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完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居環境舒適度顯著提高。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標準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

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持續加大,設施布局更加優化,設施配套日趨合理,一批醫療、教育等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縣域內基本建成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覆蓋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服務供給趨于均衡。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群體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

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備,承載力和支撐性更強、韌性更足。整體保障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醫療等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民生保障網進一步織牢,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立體化、組合式的保障功能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水平效益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攀升,均衡性、可及性顯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社會效益充分發揮,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聯動性更強,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民生福祉水平達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共同富裕新要求,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創新升級成效明顯。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扎實推進,一些區域在基本公共服務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基本建成、醫共體建設等取得突破性進展,教育幫扶機制不斷優化,教育數字化蓬勃發展,新技術手段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得到廣泛推廣,信息化、數字化運用水平不斷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提供安全普惠的嬰幼兒照護服務

1. 擴大優孕優生服務供給。提升優生優育服務能力,推進優生促進工程,加強婚檢孕檢及各種優生優育健康檢查,落實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城鄉全覆蓋,持續開展免費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重癥救治能力,市、縣級依托現有醫療機構,全面加強各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建設,強化危重孕產婦救治保障。強化縣、鄉、村三級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建設,完善基層網底和轉診網絡。加強復合型婦幼健康人才和產科、助產等崗位急需緊缺人才培養使用。加強中醫藥婦幼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將生育保險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婦幼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加強縣鄉婦幼健康服務能力標準化建設,全面改善農村地區婦幼保健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

2. 完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構建市、縣兩級兒童醫療保健服務網絡,以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和中醫院兒科為重點,統籌規劃和配置我市兒童健康服務資源,市、縣級均設置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生達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張。加強嬰幼兒發育監測和篩查評估,提升兒童重大疾病、疑難復雜疾病診治和急危重癥診療服務能力。加強新生兒規范化訪視工作,新生兒訪視率保持在90%以上,開展嬰幼兒定期健康檢查,推廣使用《母子健康手冊》,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規范、保障免疫規劃疫苗供應,保障適齡兒童接種免疫規劃疫苗,提升預防接種管理質量。2025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和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以鄉鎮(街道)為單位保持在90%以上。

3. 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務,推動建設一批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在創新物業+托育服務模式,促進城鄉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支持現有托育服務設施向居民小區延伸,充分利用現有社區資源建立嬰幼兒看護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爭取50%的社區建成普惠托育中心,基本建成方便可及、成本可負擔的普惠性托育服務體系。

4. 推進托育服務多元供給。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務,推動建設一批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國有企業等主體積極參與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提供普惠托育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制定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引導各類高校與婦幼保健機構共建嬰幼兒照護服務實訓基地。到2025年,90%的縣(區)各建成1—2所綜合性托育機構,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

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 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建立信陽市城鄉公共教育服務一體化體系,加大農村地區教育投入,大力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積極改善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條件,推進隨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對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殘疾兒童給予生活補助。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免除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雜費,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政策。對中等職業學校符合條件學生免學費,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政策。

2. 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完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縣(區)為單位制定幼兒園布局規劃,著力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公辦園,制定公辦學位擴充計劃,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確保每個縣(區)城區舉辦3-5所標準化公辦幼兒園、每個鄉鎮辦好1-2所公辦中心幼兒園,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持續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和無證幼兒園治理行動,確保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全面落實公辦園年生均財政撥款基準定額和普惠性民辦園財政獎補政策,完善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政策,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規范幼兒園收費行為,嚴禁民辦園過度逐利等行為。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3%,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穩定在80%以上。

3.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立學校標準化建設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教育資源建設標準、基本裝備配置標準。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優質均衡發展,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區)創建工作。努力辦好鄉村學校,進一步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完善教學用房和學生宿舍、食堂、浴室等設施。合理保留并辦好必要的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努力保障學生就近入學,以小而美、小而優為目標,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溫馨校園。確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堅持依法控輟,提高質量控輟,落實扶貧控輟,強化保障控輟。加強學生失學輟學情況監測,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兒童、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關愛與精準幫扶責任制,完善控輟保學督導機制和考核問責機制,確保除因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少年兒童不失學輟學。

4. 鼓勵高中階段學校高質量有特色發展。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努力構建特色鮮明、課程優質多樣、資源開放共享、體制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教育體系。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設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鼓勵信陽科研院所以設置科研分支機構的形式,在高中設立科學實驗室、學術探究中心和青少年創客中心。扎實開展校本教研,以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全員崗位研修,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素養,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和學生學習效能。培育20所省、市級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學創新基地(學校)。

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1. 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深化產教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建立以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發展路徑與模式。支持職業院校與重點產業、骨干企業深度合作,打造一批創新綜合體,促進產、學、研融合創新。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認定5個左右市級產教融合型行業、10個左右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和3個左右市級產教融合型職業院校,打造13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依托我市高等院校培育、建設2個以上基于產教融合的現代產業學院。實施校企協同雙元育人,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引企入校、辦校進廠等多種校企合作形式,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形成企業和職業院校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雙主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動“1+X”制度(學歷證書+若干執業職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按照長期+短期”“線上+線下培訓模式,重點規劃建設12個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23個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專業點。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素質能力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將職業道德、工匠精神、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落到實處。

2. 實現高等教育跨越發展。支持信陽師范大學建設成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區域重點高校,在做好師范教育的同時,加強理工科建設。在豫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信陽師范學院(理工學院)。支持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江淮校區建設。支持信陽學院聚焦未來產業發展,強化應用型理工科建設。支持信陽農林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區域性農林類應用型重點高校。支持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創建國家級雙高校。支持信陽藝術職業學院擴大規模,增加專業設置。支持信陽航空職業學院、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發展,提高辦學水平。支持固始職業技術學院、信陽科技職業學院納入河南省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支持高等學??蒲腥藛T以多種方式為區域、行業、產業發展開展課題攻關,破解發展難題,推動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選擇的最優方案。鼓勵區域內高等學校、企業、縣區共同建立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政產學研協同平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圍繞行業、企業需求,開展協同創新,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形成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有效聯動、融合緊密、合作共贏的局面。

3. 提升特殊教育發展水平。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為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適宜的教育。擴大特殊教育資源供給,加強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提升特殊教育基礎服務能力。強化特殊教育資金投入力度,重點支持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落實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就業指導和援助,讓更多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為殘疾人就業創業做好服務。

4. 健全終身教育體系。加快發展終身教育。強化職業學校和在信高校的繼續教育與社會培訓服務功能,開展多種類型、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建立終身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依托信陽開放大學、在信高校和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穩步發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加強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培養。

5. 加快建設城鄉社區教育網絡。完善以社區大學為龍頭、社區學院(學校)為骨干的社區教育網絡體系。積極創建省級社區教育試驗區和示范區。推動以開放大學為主體的社區(老年)教育體系建設。每個縣區至少建設1所有實體依托的示范性社區學院(學校)和1個養教結合的示范性老年教育中心(老年學校)。鼓勵職業院校積極參與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

)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1. 大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推動企業職工全員培訓取證。健全企業職工培訓制度,大力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提升職工技能水平,逐步實現全員持證。鼓勵企業依托或聯合院校設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實踐基地,鼓勵院校(含科研院所)以引企駐校、校企一體等方式與企業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支持院校在重點產業頭部企業設立產業學院。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開展以崗位技能提升為重點的各類培訓和競賽比武。

2. 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落實好《河南省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辦法(試行)》,采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等模式,完善學徒培養的教學文件、管理制度、培養標準,支持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面向同行業或相近行業的中小微企業,聯合開展學徒制培訓。積極應用互聯網+”、職業培訓包等培訓模式,加大企業生產崗位技能、數字技能、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等方面培訓力度。完善企業用工與職業院校招生錄取一體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進校企共同制訂和實施招生招工方案。推行招商引資+技能培訓,結合企業需求精準開展訂單式、定崗式培訓。

3. 增強公共就業服務能力。開展就業服務均等化行動。拓寬就業服務覆蓋面,健全公共就業服務一刻鐘服務圈,凡年滿16周歲(含)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失業狀態的城鄉勞動者,均可在常住地或戶籍地或參保地或就業地享受公共就業服務。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加強用工保障服務、公益性崗位開發服務等服務內容,滿足城鄉居民公共就業服務需求。

4. 開展就業服務品牌化建設行動。舉辦各類就業招聘活動,定期在全市范圍統一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金秋招聘月、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專項活動,推進勞務品牌建設,打造一批認可度高、反響佳的勞務品牌。強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帶動作用,爭創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推廣充分就業社區建設。

強化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

1. 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營造雙創良好生態。鎖定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目標,以爭創省級營商環境試點示范為抓手,積極打造具有信陽特色的優勢指標和細分領域標桿,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營商環境迭代更新、提檔升級。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降低創新創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健全就業創業補助資金支持創業長效機制,降低創業成本,支持初創實體發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引導金融機構有效服務創新創業融資需求。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宣傳活動,倡導敬業、精益、專注、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完善試錯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更優的鼓勵創新創業發展生態。

2. 激發大眾創業活力。深入開展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和實踐平臺,鼓勵企業向大學生開放創業資源,創辦大學生創業基地、實習基地、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提高大學生創業參與率。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員到企業掛職或兼職、參與項目合作,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攻關。圍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鼓勵支持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加強規劃引導,推動外出務工經商、復退軍人返鄉工程,持續深化金橋工程”“回歸工程,支持農業農村科技人員到鄉村創業,支持鄉賢回歸與返鄉創業,深入實施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和帶頭示范作用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

3. 著力提升創業能力。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健全并完善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創業者自主選擇的創業培訓工作機制。加強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培育一支覆蓋各類培訓課程的創業培訓講師團。鼓勵支持各級公共就業訓練中心積極參與創業培訓,發展一批更高水平、更有影響力的創業培訓示范基地。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提高貸款資金可獲得性。每年擇優評定一批大眾創業扶持項目,對符合全市產業政策方向的互聯網+”、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行業的小微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加快孵化平臺建設,拓展眾創空間市場化、專業化功能,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有效接續的創業平臺支持鏈,高水平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省級和市級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發揮聚集和引領帶動作用。支持各縣建設返鄉創業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提升線上線下創業服務能力。

4. 積極營造大眾創業氛圍。借力河南省鳳歸中原返鄉創業工程,組織專家服務基層、創業成果展示推廣等專項服務活動,推廣信陽市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鄉鎮、園區和項目等返鄉創業經驗,以點帶面,爭創國家級、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園區和項目,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廣泛宣傳創業政策,大力宣傳創業事跡、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文化,講好信陽創業故事,樹立信陽返鄉創業品牌。加強創業服務輔導,建立健全創業導師專家團工作機制和常態化服務機制,組織各級各類創業推進和指導活動,培育構建區域性創業生態系統。

)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1. 健全防治結合的公共衛生體系。全面加強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標準化建設,著力提升監測分析、預防控制、公共管理、應急處置水平,建成省市縣一體化、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加快推進市第五人民醫院擴建工程項目建設,每個縣建設1所標準化傳染病醫院或依托1所綜合實力較強的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院區。二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有條件的中心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的發熱門診(腸道急診),配備負壓救護車。一般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的發熱診室。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救治、急救、轉診能力。加快推進信陽市公共衛生應急服務指揮中心項目,同時統籌推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防治、采供血機構、職業病防治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建設。

2.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每個鄉鎮建好一所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街道辦事處建好一所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持全市15%的中心衛生院達到或接近二級綜合醫院水平,支持全市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改造,推進村衛生室產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推進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驛站全覆蓋,每百張床位配備1名醫務社會工作者。

3.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城鄉體育健身設施,打造高質量的“15分鐘健身圈,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慢性病預防與慢性病非醫療干預機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開展衛生縣城、衛生鄉鎮、衛生村、衛生居民小區、衛生先進單位創建,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健康縣城、健康鄉鎮、健康村莊、健康單位、五星健康文明家庭建設。全面普及居民膳食營養和健康知識,推動全民營養健康素養不斷提高。構筑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起以基層社區康復中心為主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工作。加強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構建市、縣兩級心理健康服務網絡。規范心理健康服務,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

)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1. 推動優質醫療服務取得突破。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平臺,積極推進市中心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把區域醫療中心建成高水平的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依托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級以上醫院建設心血管、神經、腫瘤、兒童、皮膚、泌尿、呼吸、傳染病、骨科等10個專業市級區域醫療中心,開展市內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示范、推廣適宜有效的高水平診療技術和引領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推進縣域醫療中心提質升級,鼓勵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較好的縣級醫院,逐步達到三級醫療機構,推動實現大病不出縣。

2.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市中醫院異地遷建項目。建設以市中醫院骨傷科、婦產科為牽頭單位的省級區域中醫??圃\療中心,提升??圃\療能力和區域影響力。完善中醫院市級重點??平ㄔO標準,推動中醫??平ㄔO提質升級,向重點學科發展,每個二級以上中醫院要達到24個市級重點???。實施中醫藥康復能力提升工程,所有三級中醫醫院設置規范化康復科。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升級工程,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實施仲景人才工程,培育青苗人才、拔尖人才、仲景國醫傳人等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隊伍。啟動非中醫類別醫師中醫培訓工作,培養掌握中醫辯證思維的中西醫結合人才。

3. 發展高品質健康服務。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開展醫學檢驗、藥學研究、臨床試驗等服務外包,建立第三方機構與醫療機構的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機制。公平對待社會力量提供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服務。完善科技中介體系,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加強第三方服務質量認證和監管。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婦產、兒科、腫瘤、精神、醫療美容等??坪椭嗅t、康復、護理、體檢等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發展健康管理組織等新型健康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水平民營醫院跨區域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服務機構。支持舉辦連鎖化、集團化經營的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消毒供應、血液凈化、安寧療護等獨立設置醫療機構。依托信陽自然、人文、中醫藥、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建設一批集養老、醫療、康復與旅游為一體的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促進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護理等服務機構合作,加快發展醫療執業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探索發展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

4. 提升智慧醫療服務水平。完善市縣全面健康信息平臺功能,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建成覆蓋市、縣、鄉的遠程醫療網絡。依托市級政務云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市統一規范、功能齊全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完善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相關專業數據庫,接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實現數據向上集中、應用向下延伸。

)完善幸福關愛的養老服務

1. 強化公辦養老機構兜底職能。統籌布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以推進醫養結合設施建設為重點,規劃建設信陽市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養老(特困人員)服務中心改造提升、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失能老人照護機構改造提升、福利中心提升改造、老年人養護院、老年公寓公建民營改造提升。到2025,每個縣(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縣區級特困供養機構覆蓋率達到100%。

優化養老機構的床位結構,引導支持養老機構增加護理型床位,提升護理型床位比例。

2. 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有條件的街道建立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承擔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和統籌指導功能,到2025年,實現每個街道建有1處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嵌入式養老床位不少于50張;在有條件和有需求的住宅小區,設立居家養老服務點,探索物業+養老服務等模式,為居家上門服務提供支持;在家庭探索設立家庭照護床位,通過家庭適老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依托有資質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或企業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建設個性化家庭養老床位,提供上門服務,切實鞏固居家養老的基礎地位。推動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有效結合,逐步形成銜接有序、功能互補的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服務網絡。鼓勵養老機構連鎖化運營,引進或培育一批品牌化、專業化、連鎖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示范機構。鼓勵養老機構開發養老綜合服務包,銜接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提供更加多元、精準的居家養老服務,加快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3. 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的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工作推進機制。探索研究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標準體系。探索建立老年長期照護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起醫養融合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和資金保障機制,保障失能人員特別是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權益。推進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協議合作關系,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為養老機構設置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居家老人建立簽約服務關系。到2025年,養老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55%。

4. 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推動養老服務+行業多元融合,促進養老與文化、教育、家政、醫療、商業、金融、保險、旅游等行業全面融合發展,探索發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養生養老等新興業態,豐富養老服務內容。以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為基準,以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為標尺,推動我市養老服務業向服務專業化、產業規?;?、運營連鎖化、發展集團化方向邁進,規范引導一批有實力的養老機構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走集團化發展道路,打造一批知名產品和養老服務品牌。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等需要,鼓勵支持相關行業、企業在健康促進、健康監測、康復護理、輔助器具、智能看護、緊急救援等領域,推進老年人適用產品用品的研發和應用,提高老年人適用產品用品的供給質量和水平。規范引導商場、超市、批發市場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專柜,推動老年用品進產業園區、展會、商場、機構、社區和家庭,加強老年用品推廣,激發消費潛力。鼓勵相關企業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財、保險等服務產品。

(九)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1. 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全面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將更多在城鎮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納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促進各類群體應保盡保。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建立信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結合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財力狀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和繳費補貼標準,規范個人賬戶計息辦法,積極引導參保群眾提高繳費檔次,增加個人賬戶積累。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發揮信陽市國有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激發企業加入年金計劃的主動性,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做好職業年金基金征繳、匹配歸集工作,確保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職業年金待遇發放。相關單位要做好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的轉移接續工作。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充分發揮河南省作為國家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省份的優勢,積極引導信陽市各類金融保險機構大力發展養老金融產品,滿足老百姓多樣化養老金融需求。

2. 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覆蓋全民、依法參加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政策體系。加強重點人群參保繳費服務,取消參保限制,實現基本醫療保險應保盡保。逐步建立健全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待遇調整機制,根據醫?;鹗罩闆r,適當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障待遇水平,讓全體參保人員共享醫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持續推動醫保信息化建設規范提升。將信息化建設與便民化服務緊密結合起來,以參保群眾就醫購藥更便捷為目的,探索建立省、市級統一的智能化系統和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穩步提高大病保險籌資標準,逐步將門診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加強與鄉村振興、民政等部門聯系,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確保脫貧群眾不因病致貧返貧。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推廣商城縣、息縣開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綜合試點工作經驗,鞏固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成果。

3. 健全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完善建設工程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制度。持續開展建設工程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專項行動,深入建設工地,加強宣傳培訓,加大監察力度,強化部門聯動,與相關單位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督促市本級、各縣(區)建設工程項目按規定參保及落實動態實名制管理。加強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工作,補齊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短板,推動實施工傷預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人群工傷預防工作力度,每年至少舉辦工傷預防宣傳和培訓項目各1次。規范工傷預防費用管理,提升工傷預防費使用效率。落實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機制,充分發揮浮動費率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合理調整工傷保險費率。完善工傷協議醫療(康復)機構監督考核體制,提升協議醫療(康復)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職業康復發展。

4. 建立積極穩健的失業保險制度。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實施失業保險支持參保企業穩崗、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幫助促進就業、穩定經濟運行。探索建立失業保險和促進就業聯動機制,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暢通失業保險待遇申領渠道,對符合失業保險金申領條件的失業人員,一并辦理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健全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失業動態監測工作。

(十)完善弱有所扶兜底保障體系

1. 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完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低收入人口的認定辦法,適度擴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覆蓋面。合理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到2025年,農村低保標準基本達到城市低保標準的75%,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不低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全面建立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全面推進在急難發生地申請、審核、發放臨時救助金的做法。逐步實現常住地救助申領,探索持有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請社會救助,對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提供相應救助幫扶,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城鄉統籌,加快實現城鄉救助服務均等化。加強與鄉村振興防止返貧機制有效銜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農村低?;蛱乩ЧB等社會救助的保障范圍。

2. 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實低收入家庭重度殘疾人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2025年,殘疾人兩項補貼覆蓋率達到100%。推廣新縣戴畈模式等地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經驗,加強縣級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建設。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合殘疾人的意外傷害、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商業保險。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為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等商業保險。加強殘疾人勞動權益保障和職業技能培訓,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促進康復服務市場化發展,提高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率,2025年,全市有需求的持證殘疾人和殘疾兒童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到85%以上、有輔助器具需求的持證殘疾人和殘疾兒童輔助器具適配率達到85%以上。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維護政策,實施無障礙環境市(縣)建設三年行動,支持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

3. 加強兒童關愛服務。健全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教育保障制度,落實撫養監護責任。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逐步強化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保護工作力量,持續發揮好鄉鎮兒童督導員和村居兒童主任的作用,精準遞送困境兒童政策服務。建設未成年人保護陣地。2023年底實現市兒童福利院整體遷入幸福家園新院區,拓寬服務職能,探索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申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和申辦特殊教育學校發展路徑;積極推動全市各縣(區)級兒童福利機構、社會福利院等轉型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力爭2023年底縣級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實現全覆蓋;推進鄉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掛牌,力爭在2023年底全市覆蓋率達到70%,2025年底覆蓋率達100%。開展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創建活動,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向社會提供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

4. 加強社會工作服務。立村、鄉、縣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建設全覆蓋,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社會工作三級服務體系。提升服務困難群眾、老年人、困境兒童等群體的能力。強化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村級設立社會救助協理員。推動鄉鎮(街道)建立社會救助申請綜合性平臺,形成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部門合作機制。壯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支持志愿者積極參加社會工作服務活動,分級分類培養培訓社會工作者,提高社會工作專業化水平。到2025年底,實現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縣(區)全覆蓋,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0.6萬人。積極運用五社聯動機制,廣泛開展社工千站暖萬家主題活動,做好信陽社工品牌推廣工作。

(十一)統籌推進住房保障服務

1. 持續推進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尊重人民群眾意愿,以內涵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以房齡40年以上居住區、C級和D級危房集中區,以及符合棚戶區認定標準、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區域為重點,推進棚戶區板塊化改造。創新棚改項目資金平衡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平臺公司、國有企業、民間資本依法合規參與棚戶區改造。提升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建設品質,注重安置地塊周邊交通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優化布局,強化服務功能。三年行動期間,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之前建成的需要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加強對脫貧人口住房安全的常態化監測,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跟蹤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情況,認真開展農村住房安全保障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政策的農戶房屋及時實施改造。

2. 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拓寬房源籌集渠道。推動建立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堅持誰投資、誰所有,采取新建、改建、改造和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閑置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方式籌集。打通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市場租賃住房通道,支持專業化規?;》孔赓U企業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性租賃住房。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引領帶動作用,引導民營企業、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通過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新建和改建的,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原則上7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不低于70%),已開工或通過既有住房改造的,可依據實際建筑面積適當放寬標準,并合理配套商業服務設施。鼓勵將部分富余安置房、市場房源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回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著力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3. 規范租賃住房市場。規范發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相關部門定期對住房租賃企業、房屋中介機構開展培訓指導,督促其加強房源信息核查,建立房屋租賃臺賬,推行全過程規范化管理。明確各職能部門及屬地鎮街的職責分工,定期組織開展租賃住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排查整治中介機構無證照或超范圍經營、未按要求登記報備、群租房”“隔斷房”“二房東現象,切實摸清轄區租賃住房情況,建立動態管理臺賬。推動建立和完善租賃住房安全監管監測機制,完善住房租賃備案制度,統一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推進合同網簽備案,全市住房租賃合同備案率,實現租賃交易全流程監管。繼續落實好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政策,進一步簡化辦理手續。

4. 營造社區宜居環境。鞏固信陽市國家級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等建設成果,著力信陽市國際花園城市建造。以“2024年申報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創建目標,積極建設海綿城市、生態城市。穩步實施城市更新工程,支持老舊小區加裝加建電梯、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配套養老、托育、衛生、家政保潔等多樣化社區服務設施,增加市民公共活動場地。健全居住社區垃圾分類和收集站點網絡,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合理布局社區和小區小型電商服務點、物流快遞、超市餐飲、家政服務等便民網點,形成5分鐘便民超市+10分鐘農貿市場的便民服務生活圈。實施社區公共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和管理,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統籌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十四五期間,力爭60%以上的城市社區達到綠色社區創建要。

(十二)強化退役軍人保障服務

1. 提高優待撫恤服務能力。建立優撫對象信息核查長效機制,做好各類優撫對象基礎信息數據核查。健全撫恤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持續提高優撫對象保障水平。提高老年、殘疾和未滿16周歲的烈士遺屬的集中供養率。到2025年,鼓勵、支持條件成熟的縣區設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進一步增強保障困難退役軍人基本生活的能力。提升優撫醫院醫療和護理水平,解決軍隊傷病殘軍人移交地方醫療需求,改善優撫醫院設施和設備條件。加強光榮院建設和改造,推動服務設施達標,增加護理型床位和設施設備,提高服務保障水平。三年期間,啟動1所區域性優撫醫院新建或改擴建。

2. 強化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安置服務。暢通安置渠道,提高安置質量,實現人崗相適、人事相宜、人盡其才。折不扣落實優撫對象就業優惠扶持政策,充分考慮退役軍人德才條件以及在軍隊的職務等級、貢獻、專長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崗位。提供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活動服務,高質量完成轉業軍官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加快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等基礎能力建設,加強退役軍人技能培訓、適應性培訓和學歷教育,2025地方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實現全覆蓋,就業率達到90%以上。創造條件促進退役軍人多渠道就業,對有創業意愿的退役軍人采取創業培訓、項目孵化、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方式加以引導、鼓勵和扶持,加強獎補力度,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3. 全面加強褒揚引領。統籌烈士紀念設施規劃、建設與管理,持續開展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回頭看工作,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建設軍人公墓,軍人公墓列入十四五社會服務設施兜底工程。加大英雄烈士褒揚紀念力度,在重要節日和紀念日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常態化開展學習宣傳退役軍人先進典型活動,激勵退役軍人建功新時代。整理編輯出版烈士事跡,加大對歪曲、丑化、詆毀和否定英雄烈士行為的打擊力度。建立優秀退役軍人人才庫,發現一批先進典型,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壯大人才隊伍,增強社會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鼓勵和支持兵支書扎根基層。

4. 持續弘揚雙擁共建優良傳統。推進軍隊院校與地方單位加強交流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支持建設信陽市航空裝備先進制造與修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加強軍地紀念館和軍史館聯動,提升教育能力。駐軍部隊積極參與軍民共建、搶險救援、扶貧幫困、無償獻血、便民助民等活動,支持駐地助學興教、產業援建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系。傾心傾力支持練兵備戰,用心用力解除后顧之憂,持續開展軍地互辦實事活動,打造獨具信陽特色的雙擁品牌。以河南省雙擁模范城八連冠為契機,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以全力爭創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為抓手,努力打造大別山革命老區雙擁工作信陽樣板,推動全市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

(十三)豐富公共文化體育供給服務

1. 優化文設施供給。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制定信陽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全面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工程,2025年,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達到國家級及以上標準,縣(區)級達到國家二級及以上達標,鄉級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到省定標準;優化公共文化服務布局,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場館,新增的70座特色鮮明、業態多元的城市書房,爭取在2024年底建設完成。拓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功能,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融合聯動。鼓勵公共文化機構拓展基層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大力發展城鄉流動文化服務。信陽市新縣、息縣和羅山等八縣被確定為全省數字文化建設試點為契機,持續實施數字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程,推進省、市、縣三級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平臺互聯互通。

2. 加大文產品創新力度。提升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拓展陣地服務功能,面向不同群體,開展體驗式、互動式公共閱讀、觀影和藝術普及活動;利用公交、景區、商業中心等打造圖書角、交流吧,豐富創意文化集市、市民音樂角、群眾大舞臺等文化產品;統籌舊廠房、舊街區、名人故居等公共閑置空間可用資源,在符合文物保護法律規定和完整保留歷史遺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文博藝術空間、跨界文化空間、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非遺傳習所、書吧、咖啡吧、茶吧,傳統文化演藝場所等公共文化創意空間,推動城鄉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持續開展全民閱讀”“書香潤童年活動,持續打造信陽茶文化節”“固始根親文化節”“南灣開漁節”“平橋區經典名篇朗誦會”“茶歌茶舞大賽”“鄉村村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3. 豐富紅色文化產品供給。加強革命舊址的保護展示,充分挖掘信陽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提升大別山精神影響力,加快紅色文化傳承創新。統籌全市紅色資源的挖掘利用,組建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為總館,縣區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園)為分館的信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聯合體。到2025年末,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全面建成,3A級以上紅色旅游景區達15個。塑造一批大別山精神紅色研學培訓品牌,打造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提升城市紅色文化影響力。鼓勵開發主題性、特色類演藝產品,對大別山紅色文化、豫風楚韻文化、根親文化三大文化等進行沉浸式場景化打造。沿淮生態涵養帶、大別山生態功能區建設為接入點,推介一批以探尋自然”“重走長征路等為主題的文體旅融合項目。加快紅色文化傳承創新,鼓勵引導文藝團體創作演出大型歌舞劇等紅色精品劇目。

4. 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積極爭創河南省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健身廣場、健身步道,新建、改擴建12個體育公園和一批社會足球場。建成城市15分鐘健身圈,有條件的縣區可以積極爭取建設“10分鐘健身圈。加快建成羊山體育中心、信陽市青少年體育訓練基地及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各縣區兩場三館”“一校一場二館,確保三年行動期間建成。鼓勵新縣、商城、雞公山等有條件的縣區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建設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推進市、縣兩級國民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中心(站)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居民體質健康測評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積極推進智慧化健身設施建設,建設智慧健身路徑、健身步道等,逐步提高中心城區智慧化健身器材占比。支持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進社會和學校體育場設施開放共享。

三、保障措施

(一)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論貫穿于基本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各階段、各領域、各環節,讓人民過上更好美好的生活。

(二)強化統籌協調。健全跨部門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要對標三年行動方案,有針對性地制定各自工作目標計劃和工作方案,確保規劃落地見效。進一步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強化指導,加大對重大工程實施、重點平臺建設、重要政策落實的協調力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落實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重點工作。

(三)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社保工作人員培訓,不斷提升專業化經辦服務能力。嚴格管理,推進經辦規范化建設,形成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實施教育、衛生、文體、養老、助殘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計劃。鼓勵人才在區域、機構間橫向合理流動,引導基本公共服務人才向農村地區縱向流動,在薪酬待遇、晉升機制等方面給予傾斜。

)動態監測評估。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監測機制。加強對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提升情況的跟蹤分析,開展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及時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全面加強績效考核與督導評估,探索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各縣(區)基本公共服務的績效、水平和質量進行評價,考評結果納入地方綜合考評范圍。

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充分解讀政策,主動回應關切,合理引導預期,不斷提高群眾對社會保障政策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為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文字解讀:《信陽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三年行動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久久精品黄色视频,亚洲偷自偷拍小说视频,无码18禁黄动漫在线看,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中文字幕